BG Farm 水耕試點30天大有收成 檳擬推首個有機水耕溫室 September 21, 2021 Posted by BG Penang 13 Sep 報導:李燕君(檳城29日訊)檳島市政廳通過與鄉管會與私人界合作,成功在雙溪威鎮睦鄰原則中心落實水耕試點計劃,短短30天就大有收成。市政廳的目標是計劃在當地落實一座面積約3000平方尺的檳島首個有機水耕溫室,以作為檳島市民仿效例子。檳島市議員陳成吉受訪時說,水耕菜是不使用土壤培植的有機蔬菜,不含農葯、不使用殺蟲劑,及不費功夫照料,且節省空間,適合住家、溫室或戶外溫室培植。 陳成吉:水耕有機菜是未來城市農業風潮。 他說,此計劃原定去年推介,奈何市議員撥款有限,加上疫情不穩定而延期推行。“雖然這只是試點計劃,也因疫情不樂觀而延工,直到上月才順利開始。”適合城市人採用他說,疫情改變了人們生活,他們希望成為人民的引路人。此技術適合城市人採用,可自供自足,為城市打造綠肺,也充實疫下長期待在家的時間,同時還可轉為嗜好,廣泛種植還可覓商機。“此技術來自歐洲一家水耕系統公司,使用水供養分給植物,以電動操作系統,水和電力用量低,不會成為經濟負擔。 水耕技術省水省電,且水可再循環使用。 他說,該水耕系統最小套有12盆,試用中的是120盆。住家陽台若有空間,可吸收到陽光,即可嘗試,有興趣者可向他諮詢。只適合種植葉菜類“一般菜蔬需要至少4週成長,有機肥是置入水中供給植物吸收,排水系統不斷循環,沒浪費水源。”他說,水耕只適合種植葉菜類,空心菜、萵苣、莧菜、芥藍、小白菜、青江菜、蔥、茼蒿、芫荽、芹菜等,不宜種植莖或藤類菜蔬,如茄子、蕃茄、羊角豆、四季豆等,也適合種一些薄荷香料植物。“這次首輪收成只有空心菜、生菜、小白菜和莧菜4種。” 鄭錦泉希望水耕蔬菜可讓人民自供自足,綠化家園和社區。 鄭錦泉:首次收成不是很多惹蘭丁雅北區鄉管會主席、雙威鎮睦鄰原則中心兼居民協會主席鄭錦泉說,水耕計劃首次收成不是很多,約能供6至7個家庭分享,但蔬菜葉不夠寬大,可能水中有機肥料分配不夠均勻,希望研究成熟後,可與民眾分享更理想效果。這計劃是該會與檳島市議員陳成吉、Bayan Greentech公司聯手合作。“我們曾開闢小菜園,但泥地種菜功夫多不易照料,還花很多時間排除害蟲和施肥澆水。水耕不同,省功夫、省時又節省空間。我們想鼓勵市民善用此技術在家種菜,反正疫下沒有去處,可打發待在家的時間,又可吃到安心有機蔬菜,無往不利。” 水耕蔬菜不含農葯,可安心生吃和煮成佳餚。